扎根中国,美企在进博会作出长期承诺
连续七年,扎根中国美国企业依然在进博会参展面积位居第一。美企 这其中,进博既有霍尼韦尔、出长高通这类连续八年“打卡”的期承老朋友,也有甜点品牌Kabod这样的扎根中国新面孔亮相。 面对世界经济的美企不确定性和贸易政策的反复,中国给出的进博回应是:开放的确定性、市场的出长广阔性、政策的期承连贯性。 而美国企业的扎根中国回应更加简单直接——不走,留下,美企扎根中国。进博 在联邦快递展台,“熊猫快递号”的故事格外吸睛。企业将这项往返中美、持续二十余年的特殊运输任务形容为对中国市场的“长期承诺”; 进博会“全勤生”高通携手小米、荣耀、一加等中国企业集中首发12款搭载新一代骁龙平台的旗舰手机; 邓白氏则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发布白皮书,深化校企合作,也为企业“走出去”与“引进来”提供了决策支持; 江森自控的研发与制造全面本地化,中国区核心研发人员均为本地员工,在暖通空调冷冻产品方面实现了100%本土化生产。 “几乎没有美国公司离开。”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对三里河说,美国企业在制药、生命科学等领域,正与中国企业密切合作。 美国企业,不是犹豫着是否留下,而是把“在中国,为中国”当作一项明确的长期战略去执行。 数据更不会说谎。 胡润研究院日前发布的《在中国的美国企业特别报告2025》通过对70家在华美企的年度经营数据分析,揭示了这一事实:2024财年,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总营收达3127亿美元,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。约50%企业年报显示,中国是企业全球第二大营收市场。 中国市场,不仅在回报它们的长期投入,更成为它们对冲全球不确定性的关键支点。 中美贸易关系已持续近半个世纪,美企在华布局也远不止销售渠道那么简单,而是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、产业链与研发协同体系。动辄加征关税,最终伤到的,很可能正是这些深度融入中国的美国企业。 许多美企的身份也在发生转变。 它们不再强调出口产品,而是强调共建标准。不再只是进入中国市场,而是深耕中国,共同创新。 在今年进博会上,邓白氏发布的全球企业信息平台“龙易查”,就是由中国团队研发的。邓白氏中国区总裁吴广宇希望,能让中国的创新能力为其全球的产品赋能。 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徐宝燕也表示,中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懂技术,还懂市场,创新很快就可落地。 谭森强调,很多美国企业在中国设立了先进的研发中心,这样的协同模式会继续推进。过去,美国企业是来开拓中国市场,现在美国企业深耕中国,更看重中国的人才和供应链。 在今年进博会上,中方将以发展的确定性、开放的确定性,与天下同利,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。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,为跨国企业拓展全球业务提供了稳定的支点。 与之对应的是,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,用行动表达了信任。 政治言辞或能激起一时风浪,但无法改写长期走向。 在中国,人们看见的不是谁撤退了,而是谁在加仓,谁以更强的适配能力、更深的生态绑定,留下来。 美企不肯走,不只是因为舍不得利润,而是因为它们知道:如果要对未来做出选择,中国仍是那个最具未来感的地方。 (“三里河”工作室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台湾各界人士座谈 呼吁在坚持“九二共识”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
- “女生骂男生偷拍后称认错人” 杭州师范大学回应:正在调查中
- 放弃登顶珠峰花1万美元救起濒死登山者,获救者却只愿承担4千
- 佛山禅城区:网传“男子街边遗弃女儿”不实,女童已被家属接回
- 康熙亲爹另有其人?专家:没有证据,努尔哈赤、康熙、雍正都是相同父系
- 世界气象大会确认落实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为首要战略
- 美国宣布将在挪威北极城市设外交站点
- 武汉一户外演唱会11人中暑送医!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
- 两岸青年合作共创短视频 互学互鉴促交流
- 年轻人涌入广东老年大学?招生办:对年龄没有明文规定
- 西媒:G7如此歇斯底里,纯属幻想!
- 初步调查显示信号问题致印度列车脱轨相撞
- 俄乌激战红军城,数千乌军正陷入重围
- 共罚没逾3亿!医药领域再开反垄断罚单 远大医药回应已整改
- 苏丹民航局宣布延长领空关闭时间至6月15日
- 知名艺术家黄永玉逝世 曾执笔2023兔年邮票
- (第八届进博会)2025全国“丝路云品”电商月在上海启动
- 广东健儿参加冬奥实现突破 未来将继续推广发展冰雪运动
- 创造5项国际领先桥梁技术,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今日合龙
- 今起对菲律宾生效 RCEP协定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